噪聲與振動危害已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重視
噪聲治理:噪聲與振動的危害由來已久,回顧一下歷史, 在18世紀就有鍛造工噪聲聾的報告,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因槍炮噪聲引起的耳聾 人數急劇增加,噪聲才開始引起醫學界的注意,研究者對噪聲性耳聾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,各國也陸續發表了不少工業噪聲引起耳聾的研究報告。
20世紀60年代,在人類歷史上出現了“噪聲病”這個名詞,一系列調查報告和研究報告不斷發表。我國研究者對噪聲級為85~95dB(A)的繩索廠操作工觀察多年后,發現有許多人發生心血管功能改變和血壓不穩定,而年齡超過40歲的工人,高血壓患者的人數比同年齡組 不接觸噪聲的工人高兩倍以上。調查發現,有76.8%的工人出現頭昏、腦漲、耳鳴、失眠、記憶力衰退等神經衰弱癥候群癥狀,這些病癥統稱噪聲病。隨著近代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,噪聲污染越來越嚴重,已經成為世界公害。它影響 人們的生活、睡眠、學習、工作和身心健康。
美國環保署根據等效聲級評價噪聲影響的結果,早在1974年就指出城市環境噪聲超過5dB(A),人就難以忍受;而超過70dB(A),則對人體健康有害。美國有Ⅰ億人生活在噪超超過55dB(A)的環境中,1300萬人生活在噪聲超過70dB(A)以上的環境中。英國倫、曼徹斯特等城市,有70%以上的市民受到城市噪聲的干擾,不勝其煩。噪聲日益嚴重, 的地方竟然找不到安靜的環境,“寂靜像黃金一樣珍貴”。富人遷離的車水馬龍的喧嘩鬧市,
在遠郊建造高級別墅,以高價買來“安靜”,噪聲成為房價的重要指標。
我國的噪聲污染也相當嚴重,據統計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慶、西安、廣州、武漢、 沈陽、南京等大城市噪聲投訴曾占環境保護投訴的60%以上。多年來,我國雖然采取了很多噪聲治理和管理措施,聲環境有所改善,但治理的速度落后 于污染的速度。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,噪聲污染投訴仍 然居高不下。從2017年環保部《中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》中提供的情況來看,2016年全 國各級環保部門收到的環境投訴案件為119萬件,其中噪聲投訴案件為52.2萬件,占投訴案件 的43.9%(辦結率為99.1%)。其中工業噪聲類占10.3%,建筑施工噪聲類占50.1%(夜間施工 噪聲投訴又占該類投訴的90.5%),社會生活噪聲類占36.6%,交通運輸噪聲類占3%。20世紀60~70年代,航空噪聲已經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。
所以噪聲治理不得不控制和解決,讓我們遠離噪聲危害!